
作品名稱:《鏡之孤城》
前言
這部我記得好像之前有出動漫電影,不過我沒有去看就是了。剛好在圖書館找到這本,我就花了點時間閱讀。
讀過後的感想是:這是一部好作品,推薦大家去看。
我個人還蠻推這部作品,只不過它的好其實沒有什麼好說的,所以這篇心得可能不會太長。
情感描述極佳的第三人稱
雖然說整本書採用第三人稱來描寫關於女主角小心的心情與情感,但我必須得說這本書在情感的表達上甚至比不少第一人稱的作品都來得好。
因為書也不在我手上,所以我也不好形容這個感覺。但我想就是「細膩」吧。
小說是很纖細的東西,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在跟作者考驗默契──讀者要能明白作者寫的東西、想表達的情感是否能「感同身受」。
這部分就很看人,很大的程度是看讀者的「共感」如何。但我能說這本書的情感我都能有所共鳴。
我只能說能把第三人稱寫成這樣,其實算表現得非常非常好了。好到我甚至一度差點忘記整本書是用第三人稱寫成,要拿去蒙混成第一人稱我覺得有機會。
可能是我今年不小心有看過以第一人稱主角的視角寫得很糟糕的小說,所以我真的很想大力稱讚這本小說。但我想了想,這行為在我心中其實就像在鞭屍,還是算了。
我只能說要選用哪一個人稱的寫法其實是看作者高興,但如果沒有將其優勢給展現出來,那可就本末倒置囉。就好像在家懶得出門肚子餓要點外送,然後點了外帶自取──不是說不行,但就是讓人覺得有哪裡怪怪的。
扯遠了而且或許不大好理解,但為了用外送員的例子,沒辦法啊XD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最近看得作品這方面都不算強,所以體感上有稍微誇大了些?
總而言之,我覺得這部情感方面是真的寫得還不錯。把主角「拒學」的那個害怕的心靜寫得非常好,小說看到最後我甚至都差點看到哭了。
要說不足的地方,果然還是接近結局的某幾段寫得有點亂,我覺得跟我以前看《記憶縫線》的感覺相似,文字不好呈現那幾段的轉場。這邊我覺得可能電影會比較好呈現(沒看過,猜的
王道好猜但催淚的劇情
接下來來聊聊劇情。
先來說說我覺得稍嫌不足的地方。
除了上面有提到某幾段劇情我覺得寫得有點亂以外,還有兩個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是在2023年,而這本書是2018年就出版的作品。所以裏頭有一些爆點或者伏筆其實還挺好猜的,有些誤導說實話就今年的我來說真的騙不了我,基本上很輕易就能猜出裏頭一些比較關鍵的部分。所以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誤導,我其實大多都是沒什麼感覺,就靜靜看著他們繼續表演。
這部分我是覺得有一些可惜的地方。但沒有辦法,都五年過去,很多以前新奇的套路到今年都變老套了。
最後一個可能比較算我自己的問題,我一開始以為是類似《解憂雜貨店》那種風格的作品。我是看到最後才意識到這是本「推理小說」,這點讓我的閱讀體驗上稍微受了點影響,沒有心理準備讓我看得心情有點複雜,某幾段沒有特意去記導致作者有點硬要來個反轉的感覺──準確來說有種考試結束了才發現原來考卷還有一面,穰我覺得猝不及防。
但這是我個人的問題。所以不針對推理小說這塊去發表任何心得感想。
除了這點之外剩下的我覺得可以拿出來稱讚。情感的部分我就不多說了,我自己是差點看到哭──我不知道是我不算高敏感人還是有心盲症,我真的很少小說會看到哭,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得。
我感覺如果電影有把小說的感覺拍出來,那我絕對會哭。
另外還有一點我覺得值得拿出來一談。這本書雖然我是看到最後才發現,但原則上還是推理小說,所以整本書的邏輯性我覺得算是無可挑剔。我雖然一開始沒有發現這是推理類型作品,但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去思考,的確可以感覺到作者是用這個邏輯去寫的。所以前後呼應以及一些設定的嚴謹性,看起來也是經過作者精心設計,並沒有那種刻意的「工具感」,整體都很自然而然,這部分我覺得沒什麼好挑剔的地方。
劇情的節奏把控我也覺得不錯。中途拋出的「補充設定」的確讓我感到「唉呦,想搞事?」這種想看熱鬧的感覺。
結語
所以整體來說我是真的想不到有什麼理由不推這本書。
那麼今天的簡易心得就到此為止。因為這本書其實很難寫成無雷的心得,所以請原諒我只寫這些吧。
不過還是得提醒下:如果本身是高敏感人、有被霸凌過、有憂鬱抑鬱傾向。有類似以上症狀的人,我建議是可以再評估下這本書要不要讀。尤其是有兩種以上組合的人,這本書我覺得看了心情只會愈加不好。
就算看小說是為了明天的自己不要流淚,但沒有必要今天把自己搞得崩潰不成人形,這做法是有點極端啊XD又不是罪犯也沒有犯錯,是真的不用這樣。
那今天的心得就到此為止,謝謝大家閱讀。
※以上為初次閱讀心得,純屬個人心得
※本篇文章封面引用自讀墨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