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心得】我感覺被騙了#──《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初次閱讀心得



作品名稱:《廢線彼端的人造神明》

作者:瀟湘神

出版社:獨步文化


售價:499元

博客來連結


前言


  一開始其實沒有抱任何期望,想說應該又是一本奇奇怪怪的作品。不過既然不像其他書一樣有封起來,所以我就花了點時間翻了翻。

  結果我發現這本書其實──挺好看的。

  所以我就買了。


  今天的心得就隨興一點。有了基本的認知後,就開始心得吧。

 


正文


  作品剛翻開時,其實沒有帶給我太大的驚喜。說實話我覺得好像還有點雷雷的。

  像是一開始有提到說「電擊棒失靈」的地方,這給了我有種硬要用一種好像很厲害的方式在解釋著一件事情。但真要說有沒有解釋……說實話我覺得反倒能用「欲蓋彌彰」來形容。

  有種為了避免吐槽而硬要解釋的感覺,但這解釋還是讓人很想吐槽。

  但隨著劇情推進,一些懸疑與疑點拋出來,讓我立刻掏出錢包買回來。



  這本書提到一款遊戲,叫做:《汝等是人是狼?》。筆者是沒有玩過,但稍無查了下後感覺有點像是《狼人殺》。

  而這就很有意思了。眾所皆知,若要說到陣營遊戲,《狼人殺》絕對是最簡單也廣為人知的遊戲,而此時提出這點,無非是奠定了作品的定位。

  我只能說在一開始猜測其他玩家的「陣營」,或者用比較直白的舉例「狼人方」,這個部分的猜測與那個懸疑感我真的只能用「神」來形容。對於氣氛的渲染到位、情報的拋出以及預判讀者的心思,這些都是我看過數一數二強的作品。

  我看到這裡真的很想高喊:這是本神作!每個人都應該來看看這本小說!


  說實話,如果論「出乎預料」,那我覺得這本書的驚喜感不夠。但這份驚喜感我覺得有被作者的劇情編排給壓下來。

  有蠻多我看得當下覺得「疑惑」或者有「該不會……」這種想法的地方,幾乎都在下一段劇情就會給出答案。這點讓我其實好感蠻高的,畢竟很多東西我猜都猜到了,那還硬要擺在最後面當作驚喜,那我還真喜歡不起來。

  這就好像知道朋友們要替某個人辦生日派對,但是壽星卻早就猜到了,那等到驚喜時還擺出「嘿嘿,我策畫那麼久有沒有感到驚喜呀?」這反倒會讓我有種「演了這麼多,就這樣?」,不但感覺不到驚喜反倒可能感到無言。

  所以這種我猜測的東西很快就給出答案的做法,反倒讓我很喜歡。


  更不用說我本身就是gamer,所以把思路套進遊戲當中讓我代入感真的很好,忍不住就被吸引進去了。

  所以雖然我感覺不到驚喜感,但那種想一頁一頁接下去往下讀的感覺是有的,甚至可以到廢寢忘食的程度。



  當然不光是那種懸疑感,作品中是有類似於「超能力」的設定。在作品中就是所謂的「人造神明」。

  而這種超能力類型的作品,第一強調的果然還是對於超能力的運用。

  而這部分也不用過分去說什麼,很強。

  雖然說不是屬於那種靠著能力的隱藏設定來玩一場爾虞我詐的激烈攻防戰,在運用上顯得有些「直白」。簡單來說如果一個角色的能力是向前扔火球,那麼這個角色的能力就是如此,從頭到尾就是扔火球,不會有什麼突然就可以捏了顆太陽朝對方砸過去。

  但即使直白,在很多地方的描寫還是能感覺到其緊張刺激的氛圍。我憑我個人的經驗與感覺,在動作的描寫上「畫面感」極其強烈,不免讓人覺得如果是漫畫或者是動畫,那場面該有多麼帥氣。

  就算只是部特效拉滿的爽番,那至少我能看得很爽。


  不過本身還是有一些我覺得有點可惜的地方。

  首先雖然書腰跟文案都有說這部有20位神明,但實際登場的神明並沒有這麼多,所以不會看到20種超能力在那邊開啟超能力大戰。

  再來是如同上面所言,所有超能力都過於「直白」。所以在使用上我雖然看得很爽,但還是得吐槽這平衡性出了很大的問題。很多神的能力都是輔助,使用上略顯保守,在給人驚喜這塊稍嫌弱了點。



  陣營間的懸疑感、超能力的運用。這些雖然我覺得都有些略為可惜的地方,但整體看上去真的還不錯。

  那麼,這本書真的有那麼好嗎?

  抱歉,沒有。

  接下來就是缺點部分了。



缺點


  上面有提到陣營的懸疑感。但這些橋段只有在前半部分演,後半部分就開始演關於「人造神明的真相」。

  就我的角度來說,有點自廢雙臂的感覺。不是說揭露真相的地方就不好看,但相比起前期的懸疑感,後期的內容趣味度卻沒有同等有趣,讓我覺得可惜。

  簡單來說呢,因為前面太強了,而後面我覺得又沒有等同的高度,所以相較之下沒有那麼好。


  不過讓我感到最反感的並非是如此,而是整個局──當然這種前後期演得不相同這點也是讓我覺得很糟糕的原因。

  上面有提到有20名神明,也就代表有20名試用者。那在翻開書以前,我認為這場遊戲有20名玩家──這個認知應該沒有哪裡有問題吧?

  但問題是,最後參加的人,如果單就實際有登場的角色,不到20人。而我寫到這裡或許還有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飢餓遊戲》也不是24人都有登場,不少人是砲灰只能看照片紀念他們。

  對,但如果我說,這其中包含不相干的人呢?也就是說這是一個讓人以為是20人參加的遊戲,但實際上卻超過20個角色,而且這些角色還是直到作者打出這張牌,我都想不到的。

  很多橋段的設計,要說毫無徵兆、伏筆,那我想這麼說有點不公平。但我實際的閱讀體驗,可以感覺到作者有點半放棄狀態了。

  像是有一段,大概是說角色們遇到了某個困難。那麼按照正常超能力類的作品,會如何解決?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是靠彼此的超能力或者靠著彼此的羈絆,度過難關吧?

  但是作者卻直接叫來一個駭客來解決這點。而這個駭客呢,既不是重要角色也不是試用者,說到底就是個完全沒有任何戲份的工具人、局外人。

  一般我們可以理解這為「機械降神」。正常作品會把機械降神扔到最後面,但本作卻是在中間附近,所以導致我的閱讀體驗真的說不上很好。

  為什麼?因為如果是在作品結束,那我頂多就是看要不要接受;如果是在中間呢?對,自從作者打出這張牌之後,我就會不時去堤防作者什麼時候會再來這手。

  就好像當你發現你的對手在玩遊戲時出老千作弊,借問有誰會覺得說「啊,他就只做這一次」。或許有這樣的人,但很顯然我不是。

  一旦懷疑的種子種下,那就剷除不掉了。


  再來還有一點,就是很多橋段真的感覺是放棄思考了。

  作品中有占卜之神的存在。而角色的行動都很依賴占卜。

  但問題是,依賴不代表放棄思考啊XD

  「雖然眼前情況很糟糕,但占卜結果是吉,所以還是硬著頭皮上吧」這類的言論其實我印象中就有看過兩三次吧。說實話看得我是非常無言。

  無言的原因牽扯到兩方面。一個是能力的限制。

  占卜之神占卜出的能力,並不是只是單純的:「吉」或者「凶」。而是還有細分大吉、小吉之類的。

  然後問題就來了,裡面的角色有去理解這兩者的差異嗎?

  我印象中是沒有。就算出來的是小吉,但還是因為這是吉,所以完全沒有任何猶豫或懷疑,直接就衝了。

  看得時候,我的目光似乎對人不大友善。說好聽點是關懷,難聽點就自己意會吧。

  所以這是放棄思考對吧?這感覺就好像殭屍末日,想要找地方睡覺,但推開門發現屋子內滿滿的殭屍,但因為占卜是吉所以沒有多想就直接鑽進去去睡了。


  作品在一開始有強調說:不要太仰賴占卜。但很顯然這句話當耳邊風就好,畢竟這句警告根本沒有人要聽。

  當然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可能性,就是思考。像是出來可能是小吉,但可以思考為什麼這情況會是「小吉」。

  忘了提,其實占卜之神的占卜比較接近「預言」,人定勝天是不適用的。所以試圖改變這點就被封死了,我稍微提一下。

  但是呢,這不代表就不能思考呀?像是為甚麼占卜結果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會發生什麼事、那是不是可以運用這點?

  當然因為角色沒有去思考占卜結果的差異嘛,所以自然也可以寫出「雖然結局是好,但付出的代價十分慘烈」之類的橋段;或者是「為什麼這樣的開頭可以到最後的結果?」。這種給讀者驚喜感的橋段也可以很好運用。

  但很可惜的是,我覺得可以處理得再更好一點

  看起來的感覺,就像是一群人放棄思考。反正占卜結果是好的,那就直接衝吧,反正最後再質疑就好。

  這是我看得稍微厭煩的地方。



  再來是角色的情感與動機。

  雖然作品是第一人稱,但不要以為對於男主的情感描寫有多好。我覺得在很多地方很中規中矩,但有些地方卻沒有說很好。

  像是男主最好的朋友被抓走了,而男主卻感覺好像人沒事一樣,好像只是偶爾意思意思提一下而已。

  舉例來說,就好像有一天搭火車透過窗戶看到外頭朋友發生嚴重車禍。正常情況應該會關心朋友人有沒有事吧?那麼我們男主呢?完全感覺不出來這人有在關心呢。

  偶爾想起會難過,他還沒這麼冷血。但如果要問人住院的醫院在哪裡,抱歉男主從頭到尾都沒有問。

  友情還真是讓人心寒的東西呢。為男主的朋友默哀三秒。

  當然不到冷血的程度但給我的感覺就好像真的不是很重要的事情。這點看得我很想吐槽。


    當然如果只是冷血,那就算了,我還可以用「大丈夫不該為兒女情長所困」來解釋。但男主的朋友出事,下一段劇情演什麼呢?開始談戀愛了呢。

  雖然書腰上有寫戀愛故事,但就我的個人感覺來說,切開來獨立閱讀好像體驗還比較好。有糖吃我很開心,但總覺得時機點要稍微挑一下。


  除了男主之外,有些角色也是如此。這本書會在某些章節去補充解釋其他角色的想法。

  但說實話看到後面是看得很無聊。因為我對這個角色完全沒有任何情感,對他的過去還真的沒有任何興趣。

  若要說有沒有解釋這個角色的動機?有。但是我不想知道。

 


結論

  整體來說呢,這是一部非常可惜的作品。

  作者擅長的地方看得我很爽,但若是作者不那麼擅長的地方,感覺得出來有待打磨。

  所以我的閱讀體驗非常奇怪。一開始覺得還好,慢慢覺得很神,但中間開始覺得雷,最後就有一段覺得不錯有一段覺得很糟,就這麼到結束。

  所以我會給這本雷作的評價。但可能是個人感想吧。


  但真要說這本書很糟糕嗎?看網路上一堆好評就知道,可能很看人吧。

  我個人是覺得如果抱著錯誤的期待去看,那這本就是雷作毫無疑問

  像我就是抱著錯誤期待去看的,但與其說是我自己的一廂情願倒不如說就是欺騙,而欺騙會讓人感到生氣,所以我看得很生氣。

  若不是網路上的評價我還真撐不到結局。


  所以總歸來說,可能還是要看看自己有沒有遇上錯誤的期待,如果有的話,那我已經寫了長篇大論了,就不說了。

  認真要說其實我無法評斷這本書是好看或者不好看。但我只能說如果抱著錯誤的期待去看這部作品,那絕對無疑是一個地雷。

  而很不幸,我就是那個抱持著錯誤期待的人。

  所以要我說的話,我覺得作品有不少有趣的地方,但看到令人火大的部分也有,除此之外還有不少看得心情複雜的地方。

  一開始我給作品的評價很高,但後面就……所以整體綜合下來,我會說很雷,一種無法形容、難以言喻的雷。


推薦tag


奇幻(不推薦):
對於有超能力的作品我只要求一點:所有提到的能力都要用上。
所以我給不推薦。

這應該不是很難理解的事情吧?二十名神祇、二十種能力,但有些沒有用到耶。

但如果單看某幾個神的能力的運用,是真的很強。不過不是屬於那種會出人預料之外的類型就是了。

所以,如果不是很在意數量的話,或許可以考慮?



汝等是人是狼?/狼人殺(不推薦):

欺騙會讓人感到生氣。

如果是想看二十名受試者用著他們各自的神祇;用各種手段、話術、能力,將自己的陣營推向勝利的話,極度不推薦。

作者有將陣營類遊戲的感覺寫出來,但我想作者似乎搞錯了甚麼,整個局不是狼人殺這類型的。

至於是什麼遊戲?不知道,反正是那種光是旁觀我就很生氣的那種。

至少我沒有玩過一開始以為玩家人數是20人;玩著玩著覺得好像超過20人;最後才發現,好像實際的玩家連20個也沒有──這樣的遊戲。


推理(不推薦):

出版社綁定標籤。

要說沒有推理要素,那我想這絕對是騙人的;但要說有推理要素,那我想也絕對是騙人的。
看不懂嗎?對啊,我也這麼覺得。
看到最後有《柯南》電影版去掉推理,有種重點不在推理上的感覺。
所以,如果是那種會想跟著主角動腦思考、推理的人,不推薦。
沒什麼好說的,看得爽就完事。



戀愛(不推薦):


糖有各種口味。見色忘友的糖好吃!

──才怪。

重點不是有女朋友就忘了兄弟,重點是在甚麼場合、什麼情況下給糖。

所以要說甜嗎?我只想給男主一拳。

所以不推薦。



劇情(不推薦):

劇情前期還不錯,但到了中間左右就開始怪怪。之後就有一段覺得不錯有一段表情複雜,所以看完後的感覺沒有說到非常好。

對我來說我沒辦法全盤否定說很爛;但也沒辦法全肯定說很好。

如果單純把某幾段劇情單獨拉出來,那我覺得水準很高,但串在一起就不行了。

所以我想了想,二分法給個不推薦。我做為讀者沒辦法跟作者100%同步,所以我覺得沒有很優。

 


※以上為初次閱讀心得,純屬個人心得
※封面引用自讀墨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