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填個坑,把以前寫過的心得稍加整理下。
這本書很特別,這是尖端的輕小說比賽的得獎作,作者同時也是一名Youtuber。
Youtuber寫youtuber的故事,某種程度來說算是比較新鮮特別的。
不過各方面都較為稚嫩,除了這點外並沒有太多出采的地方。
不得不說我覺得編輯應該有能力可以拯救這本書,但不曉得為甚麼最後的成品還是如此一言難盡。
所以我是不推薦這本書。作為刷掉就算沒有幾千也有數百人的得獎作品,這本書真的很難讓人信服,
不過我覺得作者是無辜的,所以我只談內容。
角色
先來談談角色。大致上有四名主要角色……抱歉,更正是只有四名角色。
這四名角色的性格塑造,說實話不盡人意。我個人覺得算是塑造的非常糟糕。
我就簡單談,總共四名角色:男女主以及男女配角。
女配角的戲份低到不行,基本就是個花瓶。
男配角就是最終魔王的類型。雖然鋪陳了很多但最終完全沒有表現的地方,定位有點微妙。
配角的部分我覺得比較不是描寫的重點,所以很多部分感覺有點不大理解設計這些角色的用意,感覺就好像只是遊戲中某個關卡的通關條件需要這個要素,於是就隨便挑了幾隻倉管上去的感覺。
那麼如果是專注描寫的男女主呢?
其實男女主才是最雷人的XD
要我簡單解釋的話。
男主就是個中二的理想家。
我記得有一段是說 「很多時候有沒有努力是一回事,結果如何又是另一回事」。這句話是在蠻前面就提出的論點,看起來非常豁達,對不對?
但是之後呢?當他努力做一件事情,最後的結果卻不盡理想,各位猜他怎麼了?
他崩潰了。
對,他崩潰了XD
等等,前面說得頭頭是道,結果自己真遇上了就直接崩潰,借問我作為讀者要用什麼表情啊XD
至於女主,我會說她是那種選前選後完全不同的政治家。
故事劇情是男女主要假扮情侶嘛,所以女主一開始有特別跟男主說:「不要過度消費男女朋友的關係」。
哦,懂了。所以後來為了人氣、為了比賽,拍惡整情侶的影片就不算過度消費嗎?
可能作者覺得不算吧。但我覺得這已經是過度消費了吧?
因為並不是只有情侶才能互整,朋友也行啊。特意套上這點,不是過度消費的話,不然算是什麼呢?
而且惡整內容還是女方騙男方說自己出軌,這已經是NG了吧XD
整體來說,我覺得角色的塑造不算到特別好,屬於小雷的類型。
不要太深入思考,無腦看就沒事了。
劇情
劇情簡單來說就是女主為了參加比賽,於是找上了男主一起搭檔參賽。然後為了博得人氣,於是使用「情侶」這個設定,當然是假裝。
而男主以前也是影片創作者,但因為一些原因不再創作。
劇情大概就是在兩人假裝情侶的同時談戀愛,然後揭露男主的過去。
說實話我是看不懂作者在想什麼啦。
一開幕就來發雷擊XD
我覺得無論是「找上男主」、「假扮情侶」、「男主過去停止創作」這三大核心要素的動機跟目的都稍嫌弱了一點。也可以說沒辦法給我一個能夠合理的解釋,所以看得我是直接打算不動腦看過去,免得槽點過多吐槽到腦袋當機。
這麼說好像誇張了點XD
其實故事很單純,單純到我有點抓不到重點。因為雖然主線是男主的過去,但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反而是youtuber這個職業的一些生態,讓我有種「分裂感」。
男主的故事就是男主的故事,但這些事情跟他願不願意當youtuber並沒有任何關聯。應該說今天不扯上這些也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這個設定給我的必要性稍嫌弱了點。
這就好像某天某人去到了新的職場,可能從科技業轉成餐飲。中間的轉變是因為甚麼原因、發生了什麼事情,應該不需要等那個人再從餐飲轉回科技業才能說吧。
而且男主懂得東西其實還是比一般人還要多一點,我覺得他的定位有點奇怪。因為正常他應該會站在「讀者」的立場,所以等級最好是越低越好,但他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已經有一點經驗值,並不是完全無知。
我覺得有點像是百萬訂閱在跟十萬訂閱的創作者教學的感覺,就有些東西可能訂閱數較多的人比較懂,有些規則還是訂閱數較多的人比較明白、能夠分享──數字是我隨便講的。
除此之外就是「假扮情侶」這個設定我也覺得沒有發揮得很好。除了上面有提到的「惡整情侶」以外,幾乎沒有使用上這個設定,我覺得就算拔掉這個設定前後修改大概最多也不會超過兩千字,只是會少了點看點。
更重要的是,這種「偽戀」的主題,就是在看兩人「朋友以上,戀人未滿」,吃著滿口砂糖大喊「這兩人怎麼還不結婚!」──這才是這類作品的看點啊!
我覺得吃不到糖這點我有點小怨恨。作者是不是沒談過戀愛?這是我內心第一個生出的想法,雖然說是很失禮的感想,但我是覺得作者好像連喜歡過人都沒有過。
不過這個推測顯然有點大膽而且有點怪怪的,所以我覺得……大概只是作者沒辦法用文字去寫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吧。
還蠻多地方可以感覺得出作者的等級偏低。
可能會有人問說,那這本書就不值得一看嗎?
這個問題我稍微想了下。的確當初看得時候覺得作者是youtuber,寫得是youtuber的事情還挺新鮮的,有開眼界的感覺。
但隨著書出版那麼多年過去,這個優勢是越來越沒有了。因為很多人對於這個行業已經不像當時會覺得陌生,而且很多規則應該也有了變化。
以前我會覺得當作某youtuber的「幻想圖文日記」來看,但到了現在我覺得還是算了,應該有比它更好的書──說個很現實的事情,近一兩年來有不少youtuber都有出書,雖然不是小說,但若是以「經驗分享」這個定位的話,這部小說是完全佔不到優勢了。
而單論小說的內容,我也是略帶保留。的確有不少名言佳句、傳達的內容還挺正向的,本身也不會艱澀難讀,不如說文筆水平非常平易近人──這是比較好聽的說法,簡單來說就是直白。
但我越看越覺得,作者不大像是在寫「小說」,而是「作文」。
我以前學校作文老師教我的有幾個重點,當然那已經是接近十年前了,我不知道現在還是否是如此。
1.需使用「開門見山法」。
2.名言佳句。
3.內容積極正向。
後兩點我上面有提到符合,而第一點……
本書也有。在第二十一頁,本書就出現了破題法。
不得說直接把書名給寫出來,這點在小說真的不常見。
所以我會更偏向這是一部作文。
新手作家的感覺還蠻濃厚的。文筆沒有說非常糟糕,但也說不上特別好,還有待加強……至於我的形容,就不提了,還蠻傷人的。
但是蠻多地方其實看得出來很有想法跟創意。像是會用字體的大小、斜體、粗體等方式來表達這句話聲音大小、語氣的快慢,這些都是我在看新手作家寫的作品才會看到的巧思跟亮點──雖然這些巧思很少會有人真的創造出嶄新的流派,很多都是曇花一現而已。
不得不說看新手作家的趣味點就是他們偶爾回冒出很有趣的寫法。
說回小說。如果是當作小說來看的話,這樣的內容其實真的沒辦法替它說什麼好話。
文筆、劇情編排這些都能夠磨練。但我在網路上到處潛水亂竄的時候,其實我發現到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都是同為沒有寫過小說的人。閱讀量或者人生歷練越多的人,有不有趣是其次,但寫出來的東西會讓人感覺很成熟。
很可惜,我覺得作者不只沒寫過多少小說,本身的閱讀量也不多──而這些都在〈後記〉中有提到。
大概是學生的寫作水平。
我覺得作者的問題沒有說非常嚴重,應該說這本書我覺得它「不夠好」,作者其實並不是主要的戰犯。
很多地方其實稍微改了下順序、細節稍微修一下就不會那麼糟糕。像是男主那句「很多時候有沒有努力是一回事,結果如何又是另一回事」,如果是在男主後期崩潰後才得出的結論,整體閱讀的觀感會好上許多。
但這些,是作者本身的問題嗎?
我提出這個疑問,是因為這本書的特殊性。如果說它是網路上連載,供人免費翻閱,或者是自費出版的作品,這些我覺得還可以忍,甚至未來如果看到作者的新作品我應該會想看個幾篇。
但這是本得獎作。一本與眾人廝殺最後脫穎而出的作品,就算只是「特別獎」,這個結果代表的意義我想不用我特別多說吧。
所以我不推薦這本書。同時對於作者感到非常可惜。
結論
設定、角色、劇情各方面都差了一點。
與其說是寫小說,更像是寫作文。
不推薦。
0 留言